“歧视”不应成为新冠患者的二次打击

发布日期:2020-07-28 来源:中国实验动物学会 浏览次数:534

      我国抗击新冠肺炎成就举世瞩目,经过半年多的抗疫,国内累计治愈8万余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和爱心相助的结果。可是,对于新冠患者来说,却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传来。治愈者们回归社会后,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歧视和偏见,这让他们始料未及,甚至他们全家成了众矢之的。
 

 
      一位治愈者自述,自从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后,他便饱受一些人的歧视,出院后,他就像传染源似的,走到哪,别人都躲着。去商场购物,个别商家都不让他进。

      还有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后说:“我以为我终于可以正常生活了,但生活却‘病’了。我被网络人肉、被辱骂。我想问,我能去哪儿……出院一周了,没敢再出门,因为总觉得小区邻居在背后议论我,看见我就躲。我怀疑是不是真的不该回来,是不是当时得肺炎死了更好。”

      还记得前不久,一位治愈者反复确认自己已没有感染风险后,在街头寻求拥抱。他说每一个拥抱对他的鼓励都很大。一个小女孩拥抱他之后,给了他一把糖说,“生活还是很甜的,加油!”使他备受感动,而这也温暖了无数网民。
眼下新冠肺炎治愈者遭受的一切,不禁让人联想到17年前的那场非典。2003年,襄樊一位民工从疫情较重地区返乡,没想到却遭亲友歧视,引发自杀悲剧。


      其实,对治愈者的歧视源于人们对治愈者实际情况的不了解,担心他们即使治愈了,也会一直带毒,尤其是“治愈者复阳”的“出现”,加剧了大家的恐惧心理。

      出于自我保护,人们对新冠患者进行防备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应该的。可是,当防备过度,尤其是对治愈者进行群体性的非理性攻击,造成对新冠患者的二次伤害,实属不该。


      事实上,我国目前的诊疗方案中已明确规定确诊病例在原有核酸检测的基础上增加“血清学检测”作为依据,也就是说,能确保新冠治愈者完全没有传染性,才达到治愈标准。而且,绝大部分患者治愈出院后,体内产生了中和抗体,也就是说通过感染获得了免疫,就像我们预防病原进行疫苗免疫一样,具有不再被感染的能力。

      早期的所谓“治愈者复阳”也被证实是尚未彻底治愈的情况,按现在治愈标准,已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了。

      为了更好地了解病毒在体内的存在情况,科学家也使用实验动物进行了多项实验并证实,实验动物在抗体产生后在一定时期内不会被二次感染;实验动物不会长期带毒,所谓粪便中的病毒检出,也只是病毒核酸的检出,并无感染性;治愈后的实验动物在一定时期内不具有感染性等等。

      了解了这些,我们有理由相信,治愈者不具有传染性,应该理性善待他们,不能让那些经历过九死一生的人,再次遭受歧视和偏见。他们需要被理解和被接纳,回归到正常生活中去。这既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科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