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新冠病毒后人体为什么会发热?

发布日期:2020-03-04 来源:中国实验动物学会 浏览次数:551

 
       人体内部的温度称体温。正常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它通过大脑和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正常值:口腔舌下温度为36.3~37.2℃,腋下温度36.0℃-37.0℃。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发热其实是一种保护机制,发热时体温升高,有些病源微生物活性和繁殖就会变得不那么活跃。而人体的免疫系统反应性则显著增强,包括白细胞计数增加,杀菌活性增强等。所以发热是人体进化获得的一种对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入侵的有益的保护性机制。但是如果体温过高,持续时间过长,例如长时间的体温大于三十九度,很容易对身体造成大的危害。

       引起发热的原因主要分两类:
       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侵入后引起的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严重创伤、恶性肿瘤、甲亢、风湿、中暑等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发热。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很明显属于感染性发热,病毒经过飞沫儿或者直接接触,通过分布在口腔、鼻腔、眼部的黏膜进入我们体内。这个病毒大量复制的过程有长有短,并且没有明显发病症状,这就是我们说的潜伏期。当病毒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就开始对机体组织器官发动侵袭,主要是攻击我们的肺部,这时被攻击的细胞就开始向我们人体的免疫系统发出警报,调集免疫细胞(各种类型的白细胞)抵抗病毒的进一步入侵,随着白细胞与病毒的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在鼻腔、咽喉等战场会产生大量的细胞与病毒的产物,导致呼吸道堵塞,人们开始通过咳嗽来清理这些产物,并感到咽喉肿痛。与此同时白细胞会将病毒入侵的信息上传到大脑,大脑会马上做出反应:对全身细胞管控,降低细胞的活跃度;调高体温,让身体变得不再适合病毒活动;分泌组织液,创造有利于白细胞战斗的场所,调集白细胞参战。我们会出现乏力、浑身酸痛、嗜睡,发热,咳嗽、咽部肿痛等症状。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 董伟 供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