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命的“微型弹簧”——钩端螺旋体

发布日期:2018-03-07 来源:中国实验动物学会 浏览次数:523
马喜山

大事记:美国外科医生A.M. Stimson 于1907 年首次在一名“黄热病”的死亡患者肾脏中观察到钩端螺旋体。日本生物学家Noguchi Hideyo 于1917年发现这些螺旋体与其他已知螺旋体不同,并命名为钩端螺旋体,沿用至今。1958年夏,四川省温江地区农村首次爆发了大规模的钩端螺旋体病疫情。1995年,尼加拉瓜洪水后钩端螺旋体流行,2259人发病。1998年,美国876名运动员参加了游泳、自行车和长跑比赛,其中98名参赛者感染钩端螺旋体病,另有14名附近居民因接触比赛水源而感染该病。2012年,菲律宾因热带风暴引发洪灾,导致200多人感染了钩端螺旋体病。

病原体
        钩端螺旋体形态纤细,长短不一,一般长6~20微米,宽0.1~0.2微米,螺旋细密、规则。病原体通过黏膜侵入机体,经7~10天潜伏期后,进入血液大量繁殖,约1个月后侵入肝、脾、肾、淋巴结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组织器官,引起组织脏器的损伤。钩端螺旋体能够在水或湿土中存活6周以上,对干燥、热、日光直射的抵抗力较弱,56℃下加热10 分钟或60℃下加热10 秒钟即可杀死。

传染源
        鼠类和猪是钩端螺旋体的两大主要传染源,南方及西南地区以鼠为主,北方和沿海平原以猪为主。狗、牛等也是重要的传染源,蛇、鸡、鸭、鹅、蛙、兔等动物也有可能感染钩端螺旋体。钩端螺旋体不易感染猫科动物。

传播途径
1.通过皮肤传播:患病动物的尿液污染环境(水和土壤等),人接触之后,钩端螺旋体会经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
2.通过黏膜传播: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和生殖系统的黏膜,都会被钩端螺旋体侵入。
3.通过体液传播:羊水、胎盘、脐血、乳汁等也会传播钩端螺旋体病。
4.通过血液传播:吸血节肢动物如蜱、螨等也可通过吸血传播钩端螺旋体。

症状
        人感染钩端螺旋体后临床症状差异较大,有的患者表现为无症状感染,仅血清呈阳性反应。有的患者则为内脏多器官受损,最初类似流感症状,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部分出现呕吐、腹泻、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等。病情加剧后会出现器官损伤,导致出血、黄疸、血尿、尿闭、神志不清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少数人在病情控制后会复发,出现后发热、眼后发症和神经系统后发症等。
        大多数情况下,猪和牛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仅见腹泻、消瘦。急性病例多见于仔猪,呈现短时间发热及结膜炎。马多为隐性感染,急性病例较少,且症状与牛相似。犬主要表现为出血性黄疸、高热、流产等症状。

预防措施
1.加强防鼠措施,加强对疫区易感动物的检疫。
2.发现病人及时隔离,并对排泄物如尿、痰等进行消毒。
3.避免接触污染水源。
4.流行季节前半月到一个月可接种钩端螺旋体疫苗。
5.避免被吸血节肢动物叮咬。
本文摘自秦川教授主编的《我们身边的人兽共患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