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虫大病利什曼

发布日期:2018-02-06 来源:中国实验动物学会 浏览次数:500
刘江宁

大事记:利什曼病,是全球五大寄生虫病之一。在中东地区,伊拉克于2005 年暴发了该病疫情,两周内便出现250 例新发病例。1997 —1998 年,我国新疆喀什地区的病人达269 例,2005 —2014 年甘肃省累计报道内脏利什曼病1260 例。

病原体
      利什曼病是由利什曼原虫引起的人兽共患病,属于寄生虫病。利什曼原虫是一种很小的鞭毛虫,形状为梭形,大小为微米级,如同细菌。生活史分为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两个时期。对人有致病性的利什曼原虫有三种,分别可引起内脏利什曼病、皮肤利什曼病和淋巴结型利什曼病,其中内脏利什曼病又称黑热病。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利什曼原虫寄生在家犬体内,再由犬通过传播媒介传播给人类。传播媒介是白蛉和罗蛉等吸血昆虫。每年5 — 8 月为白蛉活动季节,白蛉吸吮感染动物的血液时,利什曼原虫便进入白蛉体内。当白蛉叮咬人时,将原虫注入人体内,即可引起感染。利什曼原虫主要寄生在患者的血液、肝、脾、骨髓和淋巴结中。


      利什曼原虫的宿主类型为动物;宿主包括狗、狼、狐;媒介包括白蛉、罗蛉。

症状
1. 内脏型利什曼病表现为长期不规则的发热、脾脏肿大、末梢血液白细胞减少、贫血、鼻出血、齿龈出血或皮肤淤点。感染较重的患者面部、四肢等处皮肤逐渐呈暗黑色。
2. 皮肤型利什曼病表现为皮肤上出现褪色的斑疹或肉芽瘤样的结节。
3. 淋巴结型利什曼病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少数可有乏力或低热。由于该病潜伏期较长,早期诊断对治疗极为重要。

治疗方法
      疑似患者可通过血清学方法检测病原及抗体,或者通过组织穿刺物涂片及培养查看利什曼原虫。利什曼病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液体和电解质的平衡,预防和治疗继发感染,高热时应对症处理,如物理降温等。药物治疗以五价锑剂为首选,常用药物为葡萄糖酸锑钠。

预防措施
1. 在疾病流行地区,应配合有关部门进行病狗筛查。
2. 在疾病流行地区,控制养狗数量。
3. 每年的白蛉活动季节,在房屋和畜舍周围喷洒杀虫剂,避免蚊、蛉叮咬。

小知识
      利什曼病为地方性传染病,多发于地中海国家及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较大儿童和青壮年发病率较高。近年来,我国陕西、山西、内蒙古、新疆、甘肃、四川等地均有病例出现。由于免疫力下降人群增多、人口流动、开发荒漠或森林等原因,世界范围内利什曼病病例数量出现回升局面。

本文摘自秦川教授主编的《我们身边的人兽共患病》
Baidu
map